打造社会经济第一网

吴海明:理性对待稀土暴涨,“囤货可居”心态不可取

2017-08-15 10:47栏目:环保
TAG:

  今年上半年以来,标志性稀土产品价格一路飙升。8月8日参考价为46万元/吨。据此测算,与年初价格相比上涨了约55.45%。以氧化镨钕为例,已经从上周1万元的日涨幅飙升到现在2万-3万元的日涨幅。

  稀土价格飙涨,市场出现囤货居奇。中国工信部稀土办近日发文要求中国铝业、五矿集团、厦门钨业、南方稀土、广东稀土和北方稀土等六大稀土集团加强自律、稳定价格。

  多因素共同作用,市场高温不退

  稀土有“工业维生素”的美称。现如今已成为极其重要的战略资源,各种军工、冶金、石油化工产业都离不开它。中国稀土占全世界稀土的80%多,并且拥有先进的分离技术,但因为走私、外国囤货、国内开采权的混乱等,导致被卖“白菜价”或者“只比猪肉贵一点”。

  跟以前不同,今年上半年出现一轮稀土价格疯涨。出于对稀土价格信心十足和买涨不买跌的心理,目前稀土卖家,报价非常高,实际成交非常少。以氧化镝为例,8月7日,有贸易商出价138万元/吨收购,但成交量非常少,大部分卖家不愿意出货。氧化镝的报价几天内从132万元/吨涨至150万元/吨。

  首先一方面,这几个月以来政府的打黑力度之大前所未有,深入到地方企业,将过去藏在深山老林没有开采资质的黑矿打击得无所逃遁,市场上的稀土供应量随之下跌;再者,各个省都很重视环保督查,导致稀土主产区的很多分离厂停工,何时复工还没有具体的时间表,以中重稀土的主场区江西赣州为例,基本上所有矿山企业从2016年停工到现在还没有恢复;另外,今年在稀土应用领域,比如新能源汽车产业对磁材需求呈现出爆发性增长。

  打黑、环保督查导致了供给收缩,高性能磁材需求增长,而持货商“捂盘惜售”,报价因此持续上涨,如果下游市场后续可承受报价,此轮价格尚有上浮空间,将持续到年底。

  红利背后有隐忧,专家呼吁囤货需理性

  稀土价格这轮大涨,令投资者兴奋,但也引起业内人士的担忧。“下游磁材业绩上的一个复苏,不代表大家能够因此亢奋得每天睡不着觉了。”南交所稀土产品交易中心负责人吴海明认为,现在的稀土市场并不是真正的走到繁荣,只是打黑、环保等管控是初见成效的反应。

  “要用心去呵护这个小市场,不要去过分炒作。”吴海明呼吁,相较于黄金、白银,稀土是一个小市场,投资者和稀土行业的从业者不能透支这轮红利。

  他指出,目前下游磁材厂很难采购到原料的现象存在很大隐患。2017年7月,浙江宁波及山东部分磁材企业因为稀土产品价格天天都涨而出现停止报价停止采购的现象。这种因短时间价格飞速上涨现象导致的停工,对稀土产业的健康发展非常不利。

  另外,从市场应用上来讲,新能源高性能的磁材需求能有大幅度增长,不代表整个稀土市场有同样的大幅增长,而现在稀土市场相当于在做去库存。在此基础上,打黑、环保整顿、高性能磁材需求增长给稀土市场带来的只是小小红利,不适合过度炒作。

  稀土证券化,引导行业发展

  在国际大宗商品中,只有市场化才是真正的管理之道。在欧美,有华尔街及伦敦金属交易所来对国际大宗商品(金、银、石油、铜、铅、锌)进行市场化的控制,管理看似无形,但背后实际是国家通过金融手段对大国利益的博弈。

  目前,我国的稀土交易市场化和证券化才刚刚起步。包头稀土交易所侧重于稀土生产商与关联贸易商的实物交易,南交所稀土产品交易中心侧重于“稀土证券化+实物质押融资+下游订单融资”。

  南北稀土交易所建立不久,政府引导仍然简单粗暴,一纸红头文件就能让稀土进场交易。吴海明表示,引导国内贸易商及个人投资者通过合法的交易场所,对稀土产品的价格走势进行合理的投资,需要市场化的手段。

  “只要是合法的交易市场,它的功能就会赋予来自全球的投资者进行交易,多空双方一定会围绕市场实质的需求及动向来进行投资。”吴海明这样解释稀土证券化,“涨多了就会跌,跌多了就会涨,这一切不是红头文件说了算,而是国际市场的需求说了算。”

  但现在,普通的投资者缺乏对稀土产品的了解,专业的机构投资者又太偏重于实物交收,导致当前稀土交易场所对稀土产品价格的疏导及调节能力缺失。

  本次稀土短时间价格飞速上涨,对相关的下游制造业,如新能源汽车、电子通讯、智能制造等细分产业影响很大,采购及备货出现困难。

  要减少这种不良现象,中国的稀土产业需要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投资交易市场,一个能让国际国内机构及个人都能参与的稀土证券化的投资市场。当市场成熟时,稀土的价格行情自动会被无形的市场之手掌控,到那时会出现涨跌自有规律,投机者少,投资者多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