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城融合助推新城崛起
9月12日—14日,市政府考察团北上辽宁、天津,考察学习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城建运营体制、新城建设以及发展服务业等方面的经验做法。一路学习、一路思考、一路谋划,沈阳、天津两地城市建设的大战略谋划、大气魄推进、大手笔建设,让考察团每一个成员深感震撼,深受启发。
1
设计指引城市发展方向
大手笔规划,精细化耕作
“这次考察学习之旅,有一种深受震撼之感。”市委常委、邗江区委书记姚苏华说,看了沈阳、天津的城市大手笔,真有种“坐不住”的感觉。“他们在城市建设方面的大手笔谋划、高起点建设,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让每个考察团成员印象深刻的是,无论是沈阳,还是天津,都请来了世界一流规划大师,许多建设项目都是面向全球进行招标。高邮市市长方桂林说,沈阳浑南新城建设是鹿岛建设公司的作品,而参与招标的还有德国的阿尔伯特·施佩尔公司,澳大利亚杰克逊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这样的规划设计是好中选好、优中选优。”
不仅是沈阳,天津的许多建筑,都是出自名家大家之手。天津博物馆的设计者是中国工程院院士何镜堂教授,天津文化中心则是在12个国家40多个一流的文化建筑设计单位200多个设计方案中优选而出。“同时,天津每一座建筑规划,市长都亲自看,建成的都是世纪的精品!”
“设计就是指南针、方向盘,指引着城市的发展方向。”天津人的这一建设理念令方桂林难忘,有什么样的设计就有什么样的布局,就有什么样的格局,就会有什么样的结局。“这些理念非常值得我们深思和学习!”
2
如何解决城市空心化?
产城融合,现代新城崛起
和许多城市打造新城一样,沈阳、天津新城的打造也同样面临一个城市空心化的问题。两地的产城有机融合,让考察团深受启发。
“沈阳浑南新区,从一片农田上崛起,是产业与城市起到了相互促进作用。”新城西区管委会主任康盛君说,浑南的新区建设,不仅是房产的大手笔建设,同时在打造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技术、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四大竞争优势产业,培育物联网、新材料、新能源及节能环保等潜在优势产业,将集聚百万人以上的人口规模。“学习他们的经验,新城西区将加快产业的发展重点打造总部、会展等现代服务业,推进
产城融合。”
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李忠盛表示,天津滨海新区通过发展航空航天、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产业,引进了大量优秀人才,支撑了一座现代化科技新城的崛起。
“正是由于产业的支撑,天津才在一片荒无人烟的海滩上建起了一座新城。”市财政局局长张彤感叹,天津生态城原来是一片盐碱地,人烟稀少,天津人的一个大手笔就是补贴3亿元,引来了“天河一号”团队,正是该企业的入住,一个个软件应用企业寻声而来。国家动漫产业园应运而生,从而集聚了一大批高素质的优秀人才,也才有了这样一个30万人口新城的诞生。
3
生态融入城市肌理
世界名城要彰显生态特色
走进天津生态新城,路边的电线杆上有两样设备特别引人注目,一个是顶端转动的风轮,一个是电线杆中间的两块太阳能电池组件。陪同考察的天津生态城的工作人员介绍,这是生态城节能减排、循环经济等生态工程的一个缩影。
“天津的生态城,是在一片盐碱地上长出来的。”生态城工作人员自豪地说,中新天津生态城通过借鉴国际先进生态城市的建设理念和成功经验,在一片盐碱荒滩上,发展生态环保、节能减排、绿色建筑等为主的生态之城。让人与人、人与经济活动、人与环境的和谐共存。
“没有想到天津生态城是这样建设的。”市园林局局长赵御龙说,这里有绿色建筑、绿色交通、清洁能源、清洁水源、废物与环境管理和乐活休闲产业,形成了一个循环发展的生态产业群。扬州的生态建设大有文章可做。
沈阳浑南新城,同样是一座生态城市。在浑南新区内,一场以生产风能产品等为主的“绿色产业革命”,构成了浑南新区生态工业的强大聚集力。浑南新区重点发展风能、太阳能、水处理、大气治理、固废处理及资源化利用,积极培育节能服务、绿色照明和智能电网等新兴领域。
“生态,已经成为目前许多城市建设的一个热门词汇。”考察团成员们纷纷表示,扬州建设世界名城,一定要彰显生态特色,把扬州宜居品牌放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