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社会经济第一网

与虎谋皮 ——木兰溪源头一段惊心动魄的打虎往事

2018-08-07 17:27栏目:出行
TAG:

陕西安康农民周正龙“华南虎照片”事件闹得沸沸扬扬整整十年之后,在一个深秋的午后,笔者回到家乡福建的“仙游山”时,意外见到三张珍贵的野生华南虎皮,虎皮被当地一座颇负盛名且历史悠久的小宫庙悉心收藏,有近百年的光景。这三张虎皮大小差不多,均为成年虎皮,虎皮胸腹部为灰黄色,其余部分为黄褐色间布黑色横纹,虎毛较短较细且较柔软,但由于年代久远,色泽已不再鲜艳,据村里老人介绍,原来乳白的色泽已氧化为灰黄色,原为橙黄色的色泽已变成黄褐色。同时,虎皮有些粗糙,局部甚至出现腐蚀变质的迹象。其中只有一张比较完整,另外两张都有不同程度的残缺。

笔者在家乡“仙游山”意外见到三张珍贵的野生华南虎皮

惟一原产中国的华南虎,已经绝迹

中国有东北虎、孟加拉虎、印支虎、华南虎四种虎种,而其中前三种虎都是从华南虎分化出来的亚种。华南虎作为惟一原产中国的华南虎品种,过去主要生活在中国的中南部广东、福建、湖南、江西、广西等省区。上世纪50年代初期,中国大约还有4000多只华南虎。但现在,只有散布在各地动物园、繁殖基地里人工饲养着100余只。很多专家都认为,野生华南虎存在的可能性已经微乎其微,华南虎已于野外灭绝,被列为中国的十大濒危动物之一、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因此挖掘有关华南虎的史料,对华南虎的研究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仙游山发生华南虎吃人的惨剧,不是传闻

通过追溯这三张珍贵的野生华南虎皮的来历,有关仙游山的那段与野生华南虎尘封已久的故事才逐一被揭开。

笔者的家乡仙游山在福建省仙游县的西部山区,与泉州的永春、德化接壤,是莆田市母亲河木兰溪的发源地,群山连绵,草深林密,这里平均海拔在750米以上,属于戴云山脉东南坡。这里居住着西苑乡的仙东、仙西和仙山三个行政村的近6000名村民。建国前常常有华南虎在此出没,咬伤家畜及百姓,甚至伤及人命。据仙西村官尾村民纪本星(现年83岁)老人回忆,他父亲曾经告诉他,1897年(那年他父亲11岁)的一天傍晚,他父亲的16岁同伴官尾坝头厝的纪吓资在厝边被华南虎叼走,鞋子一只掉厝边一只掉山脚下,村民发现后因夜黑都不敢进山营救,等第二天天亮了进山寻找,只找到华南虎吃剩的一只脚,其余的部分都被华南虎吃了。

仙游山发生第二起华南虎吃人的惨案大约发生在1920年前后。据仙东村海洋尾纪如玉(88岁)和仁山纪寿昌(86岁)两位老人回忆(他们也是听上一辈的老人说),仙东村仁山自然村从事杀猪的戴文征,有一天去邻村半岭村购买了一只猪,牵着猪走到半岭岐时遇到华南虎,被虎吃得只剩下上半身端端正正地放在一个大树桩上。据说戴文征购买的猪全身抹上硃红,这是卖猪的东家从养猪起就许愿要供给祭祀神灵用的标志,不知为何会卖给戴文征,戴文征出事后,村里人就纷纷猜测他这是因为冒犯神灵而遭此劫难的。从此以后,有关华南虎的种种传闻都会与神灵扯上关系,这是后话。

笔者还陆陆续续从仙游山老一辈的乡亲那里了解到,1940年的6月间,洋头李洪志上山捉石蛙时被虎抓伤,海洋尾纪光荣的父亲也有偶遇猛虎侥幸脱身的经历,当时虽然也有人上报政府,但当时政府对华南虎的患害也是束手无策。所以,民间打虎在当时被视为壮举。 

仙游山人智擒华南虎屡有斩获,不是小说.

在华南虎接二连三伤人事件和家畜大量“丢失”的情景持续了相当一段时间后,仙游山的人们终于揭开了“打虎”的序幕,“打虎”的道具就是当地人所说的“虎橱”。如果从虎橱的角度来看,打虎的战斗不是武松式的正面交锋,严格来说是智取。

虎橱采用直径30厘米长4米的松原木一根根竖立埋在深1米的地里,组成宽80厘米长2.5米的长方形矩阵。松木之间保持5厘米的间隙,松木之间用两根厚10厘米宽20厘米的长方形木条横穿过松木中心以作加固。矩阵入口处两棵松木凿有10厘米见方的凹形槽作为闸门轨道,闸门用松板制成,门宽80厘米厚10厘米高3米。闸门上方用粽绳经滑轮吊着,下面凹槽处顶着两根木棍。门口不远处立有固定桩系着粽绳的一端,粽绳的另一端栓在虎橱内一块活动板机关上。虎橱顶部用松木条横着,压着几块大石板。虎橱后端另围着1米见方拴着一只家羊作为诱饵,“诱虎羊”白天由村民轮流喂养,晚上栓入虎橱内,单只的“诱虎羊”会时常发出“咩咩”叫声,这样就会引来饿虎。只要虎入虎橱内,必定会踩到活板机关,活板牵动粽绳,带动闸门升起,顶着闸门的两根木棍会在闸门升起瞬间松动滑落,虎闻异常,惊异跳动起来,松开活板,闸门迅速滑落,关闭虎橱,这样就擒住了猛虎。

在1941年至1943年的三年间,海洋尾自然村的两个虎橱共捕得四只华南虎一只云豹(还不包括有次因虎橱的机关出现故障,虎叼走了山羊并成功逃脱),其中位于亭角的虎橱捕得三只虎一只豹,位于纸池尾后山厝埕的虎橱捕得一只虎。

据老人们回忆,纸池尾自然村捕得的华南虎最具传奇色彩。在1943年初春的一天,当地一座叫衡山府的宫庙巫师在庙里“起堂”(当地宫庙一种活动),声称当晚纸池尾的虎橱将捕到虎,有只虎将从一处叫翁厝的水碓处经过来到纸池尾后山厝埕进入虎橱,并警告沿途群众当晚不要外出以免遇上华南虎,村民纪子英和儿子纪汉半信半疑,跑去田里刨了一些泥巴涂在巫师讲的华南虎必经之路上。当天深夜纸池尾的虎橱果然捕到一只华南虎,而且在纪子英父子涂的泥巴上也居然留下了虎的脚印。这次捕虎的神奇经历,在整个仙游山以及度尾等周边地区引起很大反响。据说,这次捕虎后吸引了邻镇度尾内李、后埔、云居、霞溪等地众多的群众前来观看,因为这些地方的群众都要爬四千六百多级石阶的白鹭岭上来,所以,当天白鹭岭上也出现了人挤人的奇观。

对于海洋尾自然村前几次的捕虎经过,由于年代久远,还健在的海洋尾老人们都讲不太清楚,但对这最后的一次捕虎经历,纪如玉等老人们还是记忆犹新。他们神情虔诚而又充满自豪地说,华南虎被捕捉后,巫师在衡山府里设坛祭拜完明山圣王(当地供奉的神灵),举香到纸池尾绕虎橱一圈,狂躁的华南虎就马上安静了下来,此后,华南虎似乎也颇通人性,可以在巫师及有关人员的指挥下乖乖地站立或蹲下。在午时的时候,华南虎最是安静,村民用猎枪对准华南虎的耳朵开枪(据说打耳朵可以一枪毙命,而且虎皮剥下来也比较完整),把华南虎打死。 

官尾自然村的村民是在海洋尾连续捕了三四只虎豹以后,大约于1942年底在官尾一座叫明山府的宫庙里设坛祭告明山圣王后设立虎橱的。官尾的虎橱是设在一处叫隔尾栏的地方,这里在夜间算是比较僻静的。据官尾村民纪元炉(86岁),纪本星(83岁)和纪玉坤(80岁)等老人回忆,官尾的虎橱建成后,虔诚的村民们每月农历初二和十六都会在官尾的明山府里祭拜明山圣王。过了半年多,大约于1943年秋的一天,官尾明山府名叫灿古公的巫师“起堂”后宣称,有一只正经过邻乡西苑岭峰村黄岭的华南虎,要从度尾的中峰村、后埔村、西苑的半岭村、牛溪隔、黄坑头于第二天的深夜来到官尾,将会被官尾的虎橱所捕获。

果然,在次日夜晚的十一点多,从官尾隔尾栏传来急骤的锣声,全村的村民闻声而起,“华南虎抓到了!华南虎抓到了!”呼喊声一片,也有的人不知道是不太相信还是太兴奋了,嘴里不停地问“真的吗?真的抓到华南虎了吗?”

官尾自然村的虎橱每天都有安排人守夜,这一天守夜人是村民纪光畴,当夜他就在虎橱附近的民房里守着,深夜时分,他突然听到虎橱那里传来了羊的惊叫声,同时也从空气中闻到了一种特别的狐臭味,他马上意识到华南虎真的来了,便唤起同屋里的其他人,纪光畴从二楼的窗户上往虎橱方向瞧,虎橱里赫然有一只成年华南虎在紧张的跳跃着,并张开虎口试图咬断虎橱四周的松木。见此情景,纪光畴按住呯呯心跳,一边高呼“抓到华南虎了,抓到华南虎了!”一边抓起早已准备好的铜锣,拼命敲打起来。

由于前一天已经有了明山府巫师的预言,所以村民们即使在睡梦中,也时时刻刻惦记着。此时一听到从隔尾栏里传出来急骤的铜锣声,就都知道抓到了华南虎,赶紧跑了出去。这一夜,对官尾的村民来讲,实在是太兴奋了,不管是大人小孩都想一睹为快,大家纷纷举着火把赶到隔尾栏来看热闹,往常寂静的夜,一下子沸腾了起来。

华南虎被困后已经是烦躁不安,加上看热闹的人群的惊扰,以及村民们在虎橱旁边燃烧篝火的火光的照耀,华南虎的凶相毕露,不时张牙舞爪地咆哮着。有人怕华南虎会逃脱伤人,便拿来木棍从松木间的缝隙中伸进虎橱向华南虎捣去,但被华南虎张口一咬,就咬断了木棍,却伤不了华南虎分毫。于是,就有人提议用火钳烧红了让虎咬,当时官尾就有专业的打铁人,很快,打铁人拿来了一根将近1米长的火钳,将火钳在虎橱旁的篝火里烧的通红通红,纪光畴拿着烧的通红的火钳往虎橱里的华南虎口挑逗,华南虎象上次咬木棍一样见火钳就咬,火热的火钳烫得华南虎咆哮连天,吓得纪光畴都握不住火钳,将火钳掉落在虎橱里。由于怕烫坏了虎皮,村民们便不再拿火钳之类的东西伤害它。

虎橱里的华南虎一直都烦躁不安,虎橱外的村民也在紧张地讨论着杀虎的细节。自从虎橱捕捉到虎,明山府里的香火就开始像请香活动一样全部点起来,供品也一一摆整齐了,等一切张罗就绪,明山府的巫师便开始作法。大约于次日午时,华南虎逐渐安静下来,由纪光畴用猎枪瞄准华南虎的耳朵开枪,华南虎应响倒下。打完枪,纪光畴的鼻血也直流个不停,后来明山府的巫师拿着符纸在纪光畴的头上作了法才止住他的鼻血。这只华南虎毛重约350斤,虎肉被村民们分回去品尝,虎皮留在了明山府里,此后每年村里搞游神活动的时候,虎皮都会作为明山王神像的座垫一起抬出去巡游。

这次官尾捕获的华南虎也充满了神奇,据说邻村黄坑村民戴加林当天白天在牛溪隔伐木时就遇见过这只虎,与巫师之前预言的华南虎所走的路线一模一样的。

仙游山遗留的华南虎虎皮虎骨珍品,更是警示

除上述故事外,在仙游山的乡间还流传着许许多多除华南虎外的其他猛兽曾经吃牛猪等家禽家畜及咬伤人的传闻。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官尾的纪本星和纪秋宣(72岁)等人在深山及偏僻山道上还能见到华南虎及豹子等。当然,狼就更普遍了,据70后村民陈绍桂说,他小时候(应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就亲眼见过一群狼在他住的屋子对面的山地里围攻一只羊的情景。所有这些都说明了仙游山在历史上是华南虎和其他猛兽经常出没的地方,甚至是它们理想的栖息地。但所有这些猛兽,在上世纪末似乎都消失无踪。目前,在仙游山,除了野猪、山羊等一些中小型动物外,豹和狼都极罕见,华南虎则早已绝迹。

这是笔者在家乡“仙游山”见到保存最完好的野生华南虎虎皮

由于年代已久,有关华南虎的事件鲜有文字记载,有关物证的收集难度较大,现在仙游山能够见证华南虎曾经在仙游山上活动过的物证就只有虎皮和虎骨了。据统计,仙游山在1941至1943年的三年间共捕得五只华南虎一只云豹,留下五张虎皮和一张豹皮。官尾保存的一张虎皮据说是因为被雨水浸泡而腐烂掉,但细心的村民还收藏着一块虎喉骨。虎喉骨俗称虎咳匙,该虎骨形状奇特,一头较尖,一头较大,中间有纵向孔隙,两头及侧向均有刀切痕迹,整块长约10厘米宽约8厘米高约6厘米,表面呈深褐色,局部腐蚀处呈灰白色。据说,若是小孩受惊,借用虎喉骨在后背刮一刮便会很快好起来,颇具神奇疗效。

“仙游山”村民珍藏的华南虎遗骨--虎喉骨

野生华南虎已经濒临灭绝,这让仙游山遗留的三张虎皮和一块虎骨更显得弥足珍贵。许多慕名而来的游客,长途跋涉来到边远的仙游山,为的就是一睹野生华南虎的虎皮标本,但往往难以如愿。随着仙游山旅游的逐步开发,希望仙游山的乡亲们能够在保护好珍贵虎皮、虎骨的前提下,通过一定方式向外界展示,并借此警示人们保护稀珍动物已刻不容缓,这不啻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仙游山简介】

木兰溪是福建莆田的母亲河,源头分布有仙游县西苑乡仙东、仙西、仙山三个行政村,古称仙游山,古风蕴藉,风景秀美,人杰地灵。据传,明臣郑纪出生于仙西官尾纪氏人家,明宪宗年间,郑纪请旨为仙游救灾减赋,特引钦臣从龙过轿、黄坑头经过,留有“抱芋上书”传说。源头周围景点有抱芋上书、仁山龙寨、仙狮祖殿、厚德宫、布达拉、麂翻跟斗瀑布群、郑纪祖屋、天马寨、清源林、银山坑银矿遗址、龙过轿瀑布、观音山等,被誉为“仙游山十三景”。 (供图:听雪、陈若平、徐国雄、探路者老羊等      编辑 仙游山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