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科学的福利系统应由员工提出和发起
日前,一份关于《2014中国年度最佳雇主》的报告发现,“获取生活与工作的平衡”虽然是处于职场中层的大多数人的期待,但对于高层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少部分基层普通员工来说,却更倾向于选择放弃一部分的平衡,来换取上升空间,或实现自我价值、成为行业专家、奉献社会等目标。
福利设计的重要作用就是把员工们的情绪和精力管理调动起来。
某房地产企业的HR龙小姐在日前的一个HR沙龙上发言表示,确实目前很多中层和基层的员工,把“工作和生活的平衡”视为最重要的福利规划方向,具体的措施表现在带薪甚至全薪年假、“请假券”,甚至还听说有的创业公司让员工过上全球190多个节假日,还有些针对女性、孕妇和妈妈特设的假期;以及工作环境的改善,茶水间的食品饮料和办公室设计;海外旅行和工作机会、免费的工余文体休闲活动等等,这些措施都是指向为员工创造一个相对于高压工作环境以外的、比较缓和的空间,照顾到他们人性化的感受和需求。
不过,“员工不是流水线上的螺丝钉,他们是人,有自己的思想、情绪,福利设计的重要作用就是把他们的情绪和精力管理调动起来,优化配置往双赢的方向去走。”龙小姐指出,最科学的福利系统应该是由员工提出和发起,再由管理层审核推行,而不是雇主和领导者拍脑袋决定,员工被动接受的。
“对于一般企业,大多数福利是指向最基层的员工,他们喜欢什么需要什么,有什么问题迫切需要解决,其他人不可能比他们自己更清楚。尤其是民营企业的老板,千万不能自己喜欢什么就把很什么当作福利、好处照样推给员工,你们的阅历、年纪和经济基础都不一样,对福利的理解能一样么?”
对于个别高层,工作和生活的平衡未必是他们最重视的福利方向
此外,龙小姐还指出,上述观点只是对于大多数中层和基层员工而言,对于个别高层、技术专家,“工作和生活的平衡”未必是他们最重视的福利方向。
“个别金字塔尖的人群对于职业的看法更倾向于终身事业,他们想要借此来改变世界、为人类社会做出历史性的贡献,比如高新科技、医疗成果的发明创造,跨国集团众多员工及其家属的福利乃至自己的发展方向等等,对于怀有这种期待的人才,他们是很愿意牺牲平衡来换取更多的发展空间和国际化的视野,他们重视的福利方向就倾向于自我价值实现的机会和个人增值等方面了。一个企业最好是对不同年龄、岗位和职业规划的员工设计个性化的福利方向。” (新快)